【ASCO 2022】瑞齐替尼(BPI-7711),石远凯教授领衔,NSCLC靶向治疗三代EGFR-TKIs再添佳角! |
发布时间:2022-06-07 来源:肿瘤资讯 |
2022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(ASCO)年会于6月3 - 7日在美国芝加哥以线上、线下形式举办。上海倍而达药业原研三代EGFR-TKI瑞齐替尼(Rezivertinib/ BPI-7711,曾用名瑞泽替尼)IIb期临床研究成果以壁报形式在会议上展示。该研究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石远凯教授作为主要研究者,在中国50家医院开展,研究结果显示BPI-7711能为EGFR T790M突变NSCLC患者带来临床获益,包括客观缓解率、疾病控制率和无进展生存期;对于脑转移患者,颅内疗效数据令人鼓舞。瑞齐替尼(BPI-7711)安全性良好。此前,同样由石远凯教授作为主要研究者、在全国多中心开展的瑞齐替尼(BPI-7711) I期临床研究成果已在国际知名期刊Journal of Thoracic Oncology(胸部肿瘤学杂志)发表,初步显示了瑞齐替尼(BPI-7711)在EGFR T790M突变NSCLC患者的治疗潜力[1]。【肿瘤资讯】特邀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石远凯教授就瑞齐替尼(BPI-7711)IIb期临床研究结果深度点评。 ![]() IIb期研究成果在2022 ASCO年会的壁报展示![]() I期研究成果刊登于Journal of Thoracic Oncology(JTO)该研究是一项单臂、开放标签、多中心IIb期临床研究(NCT03812809),旨在评估瑞齐替尼(BPI-7711)在局部晚期或转移性/复发性 EGFR T790M 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 (NSCLC) 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。主要终点是经盲态独立中心审评委员会(BICR)评价的客观缓解率(ORR);次要终点包括疾病控制率(DCR)、缓解持续时间(DoR)、无进展生存期(PFS)、总生存期(OS)和安全性。 该研究共纳入226例经第一代/第二代 EGFR-TKI治疗后进展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/复发性(经组织学/细胞学/血浆证实 EGFR T790M 突变)或原发性EGFR T790M突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,所有患者接受每天一次口服180mg BPI-7711,直至疾病进展、出现不可接受的毒性或撤回知情同意,均纳入全分析集(FAS)。其中91例(40.3%)患者基线时已发生中枢神经系统(CNS)转移。所有患者中位年龄为59.5岁,其中156例(69.0%)为女性患者,超过三分之二的患者ECOG评分为1分;携带EGFR外显子19缺失和L858R突变的患者分别为145例 (64.2%)和79例(35.0%),余下的2例中1例为罕见敏感突变,EGFR突变亚型为G719X及S768I,另1例仅有T790M而无EGFR敏感突变;分别在120例(53.1%)患者的组织样本和116例(51.3%)患者的血浆样本中检测到EGFR T790M阳性突变。 表1. 瑞齐替尼(BPI-7711)IIb期研究的基线特征![]() 瑞齐替尼(BPI-7711)肿瘤控制佳,缩瘤效果好,能显著延长患者无进展生存期 截至2021年12月23日,中位随访时间为23.3个月(95%CI:22.8-24.0)。中位用药持续时间(DoT)为11.0个月,四分之三的患者DoT超过18.0个月,最长DoT达27.4个月。在FAS中,经BICR评价的ORR为64.6%,DCR为89.8%,中位DoR为12.5个月,中位PFS为12.2个月,中位OS为23.9个月。 表2. 瑞齐替尼(BPI-7711)IIb期研究的有效性结果![]() ![]() 图1. 靶病灶大小的最佳百分比变化(BICR)![]() 图2. 整体及亚组的无进展生存(PFS)分析在120例(53.1%)组织样本检测出T790M阳性的患者亚组中,ORR为70%,DCR为93.3%,中位PFS为13.9个月;血浆样本T790M阳性亚组(n=116,51.3%)的ORR为56.9%,DCR为86.2%,中位PFS为9.6个月。 EGFR外显子19缺失突变亚组(n=145,64.2%)中,ORR为72.4%,DCR为89.0%,中位PFS为12.4个月;L858R突变亚组(n=79,35.0%)的ORR为51.9%,DCR为92.4%,中位PFS为10.3个月。 瑞齐替尼(BPI-7711)可显著提高非小细胞肺癌CNS转移患者的临床获益 对于有CNS转移的患者(n=91),经BICR评估的CNS中位PFS为16.6个月。91例有CNS转移的患者中,包含29例有CNS靶病灶的患者,其CNS ORR为69.0%,CNS DCR为100.0%。 表3. CNS转移患者的有效性结果(BICR)![]() ![]() 图3. CNS转移患者的无进展生存(PFS)分析(Kaplan-Meier法,BICR)数据截至2021年12月23日,距离末例患者入组已近两年时间,共188例(83.2%)患者至少发生一次与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(TRAE),其中45例(19.9%)患者发生≥3级的TRAE。21例(9.3%)患者发生导致剂量暂停的TRAE,13例(5.8%)发生导致剂量降低的TRAE,11例(4.9%)因TRAE永久停药。发生率前三位的TRAE分别是白细胞计数降低(27.9%)、血小板计数降低(23.0%)和贫血(22.6%)。 表4. 瑞齐替尼(BPI-7711)IIb期研究的安全性结果![]() ![]() 图4. 瑞齐替尼(BPI-7711)IIb期研究的安全性分析(TEAE发生率≥10%)瑞齐替尼(BPI-7711) 在携带获得性T790M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有明确的客观疗效,经BICR评估的总体ORR为64.6%,中位PFS为12.2个月;同时,对于发生CNS转移的患者,经BICR评估的中位CNS PFS为16.6个月,提示BPI-7711对CNS转移疗效优异。另外经过近2年的随访,BPI-7711表现出可控、良好的安全性。 专家解说 目前,三代EGFR TKI已成为EGFR突变NSCLC的标准治疗药物。瑞齐替尼(BPI-7711)在这项 IIb 期研究中显示出良好的临床疗效,尤其对CNS转移患者表现出了突出的疗效,长期用药后安全性良好可控。与同类药相比,BPI-7711的IIb期研究有三大特点值得一提。 1) EGFR检测方式更符合临床实践 根据Ⅳ期原发性肺癌中国治疗指南(2021版), 推荐所有NSCLC患者采用肿瘤组织进行EGFR基因突变检测,而临床上对于后线患者,再次进行活检或组织标本获取往往存在难度,指南推荐如果肿瘤标本不可评价,可使用从血液(血浆)标本中获得的ctDNA进行评估[2]。与同类药研究检测EGFR T790M突变仅使用组织标本不同,本研究采用了组织样本及血浆样本检测(ctDNA)互补的方式(比例接近于1:1),尽管结果显示组织样本亚组的ORR及中位PFS结果(见表5)相对于血浆样本亚组都更为突出,但总体疗效仍然可观,两者互补结合的EGFR基因突变检测方法更符合临床实践,贴近真实世界情况。 表5. 三代EGFR-TKIs疗效对比![]() 注:该表格中的疗效数据均为盲态独立中心审评委员会(BICR)评估。在CNS转移患者临床疗效方面,对比其它第三代EGFR-TKIs,本研究纳入的CNS转移患者比例相对较高,但其疗效也较为突出(见表6):共91例(占到受试者人群的40%)CNS 转移患者的CNS-mPFS为16.6个月(95% CI:11.1-NC)。 表6. 三代EGFR-TKIs CNS转移疗效结果对比![]() * APOLLO II期研究计算的是23个具有颅内靶病灶的CNS-mPFS。瑞齐替尼(BPI-7711)的不良反应(TRAE)主要表现在血液学方面,如白细胞计数降低(27.9%,任何级别),血小板计数降低(23.0%,任何级别)、贫血(22.6%,任何级别)等,而与治疗相关的皮疹、和腹泻发生率则较低,分别为8.8%和7.5%(任何级别)。此外,本次瑞齐替尼(BPI-7711)研究中由于TEAE导致的剂量中断发生率为 11.1%,较奥希替尼在AURA2研究(21%)中发生率低。 值得一提的是,本研究的中位随访时间为23.3个月(95%CI:22.8-24.0),而奥希替尼AURA2研究[6]仅报告了12个月左右的安全性数据。尽管两者安全性数据不相上下,但基于更长的随访时间,瑞齐替尼(BPI-7711)的不良反应暴露相对更充分,且未观察到间质性肺炎。 总结 瑞齐替尼(BPI-7711)的IIb期研究表明,其作为第三代 EGFR TKI为 EGFR T790M 突变的 NSCLC患者提供了良好的抗肿瘤活性和可控的安全性,对脑转移患者的疗效显著、持久,充分体现了瑞齐替尼(BPI-7711)的临床价值。为进一步确证疗效,一项关于BPI-7711对比吉非替尼一线治疗EGFR突变NSCLC的III期临床试验“REZOR”(chinadrugtrials试验登记号CTR20190442,ClinicalTrials 试验登记号NCT03866499)正在开展中。Insight数据库显示,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(CDE)于2021年5月7日受理了瑞齐替尼(BPI-7711)的上市申请,最新状态更新为2022年1月12日“完成生产现场检查”,有望成为年内获批的1类新药,为NSCLC靶向治疗增添一个优秀的选择。 |